当前位置: 首页 > 法院文化 > 法官风采
一生赤诚 守护天平——建院人物之李世杰访谈
作者:刘栋  发布时间:2014-04-25 17:48:45 打印 字号: | |

李世杰简介:李世杰,男,1935年出生,回族,天津市政治学校毕业。1952年参加我院筹建并留院,先后从事过行政管理及刑事、民事审判工作,1995年从我院退休,是为我院最为资深法官的之一。 

 

记者:李老,很高兴又见到您。受院领导委托,今天我们来给您做个访谈。 

李世杰:感谢张院长以及院党组一直这么关心照顾我们这些老同志,看到咱们的法院在张院长的带领之下蒸蒸日上,不断取得更大的成绩,为此由衷的欣慰。你们今天过来采访,我感到非常的高兴,虽然退休在家多年,但还一直心系法院,你们尽管问吧。 

 

记者:李老,作为参与红桥法院筹建功臣之一,请您介绍下您进入法院时候的情况。 

李世杰:刚入院的时候我只是个刚满17岁的学生,领导我们的几乎是参加过战争的老革命,当时我们完全是怀着崇敬的心情去听从组织的各项安排。我从天津政治学校毕业之后,和一些同志一起被分配到了第八区参与市法院下派的清理积案工作组工作。我来的时候,市法院工作组我记得的主要有三个人:黄荣、崔亚男以及张秀英,黄荣是从最高院下派过来的,是工作组的负责人。当时全国正在开展司法改革运动,各地民事积案现象比较严重,中央要求设立基层法院,黄荣就是那时被最高院派下来组建法院的。 

 

记者:有关黄荣这个人我们是第一次听说,您能否再给详细讲讲?杨聘三在筹建的时候已经过来了吗? 

李世杰:年代太久远了,有些事也记不得那么详细。黄荣应该是最高院的一个审判员,下来主要是为了帮助基层筹建法院,清理前一时期积压下来的积案。后来法院挂牌之后,他才走的,好像是又回到最高院。黄荣走了之后,先是市法院来的孙积立秘书主持工作,那时候的秘书职位相当于现在的办公室主任。杨聘三是法院建立了一段时间之后才来的,不是在清理积案那个阶段。 

 

记者:第一任院长的有关资料,我们掌握的比较少。一个原因是我院建院之初的文书档案保存情况不是很理想;另一个是杨院长后来不久又调走了,个人档案方面也缺失。因此,我们想向您了解些杨院长的个人情况。 

李世杰:杨院长待的时间比较短,不到两年就又调走了的吧!他先是在河北的法院,接着去了市法院,然后就又来到咱们的第八区法院。他那时大约四十多岁,是哪里的人我不记得了,反正不是本市的,是进城干部。应该是资历比较老的那种干部,我记得他的行政级别应该是11级或者12级。他为人比较和善,做事比较认真,平时讲话发言法言法语比较多。他手把手的教我们如何办案,如何审案子,自他来了以后法院的各项工作就逐渐步入正规化。 

 

记者:有关第二任刘学智院长也请您给我们介绍下吧。 

李世杰:好的,刘院长是河北省人,哪个县的我不记得,也是参加过革命的进城干部。他和杨院长有点不一样,对人对事比较严厉。每次我们大家去给刘院长请示的时候,都丝毫不敢有所懈怠,生怕挨刘院长的批评。他常说的一句口头禅就是:“不按政策办事,我就处分你!”他最反对的就是审案子搞和稀泥,强调该判就判,别硬要搞调解。他们都是老革命,都非常的正直,非常的具有党性公心。 

 

记者:有关建院之初第八区法院的办公环境及人员、组织情况是什么样的呢? 

李世杰:刚建院的时候,办公座椅都是从市法院替换下来的。办案子是走着去,没有什么自行车。办公地点是一处民宅。前院是当事人休息的地方,中间接着是接待室,然后后院是办公的地方,西厢是个拘留室。有人欠钱不还了,院长就下令让法警把那人押起来放到拘留室,直到承认错误才放人。也没什么手续,做事还没那么正规。单位刚开始的时候只有十多个人,包括会计、总务、两个办事员、一个人事干部,还有立案、接待、收发、法警以及从事婚姻、房屋、劳资审判的人员。法警都是从部队转业来的士兵,有四个。没有党支部,只有党小组。 

 

记者:建院之初,我院的名称及管辖地域是如何变化的? 

李世杰:建院之后,我院按照第八区区划,命名为“第八区人民法院”,范围大体和现在的红桥区区划一致。1956年1月,随着第八区改名为红桥区,我院也更名为“红桥区人民法院”,一直沿用至今。1959年,北郊区与红桥区合并,我院管辖范围扩大至现在的北辰区范围,下设有北仓法庭以及青光法庭,1961年北郊区又划分出去,我院恢复原有地域管辖范围,基本情况就是这样的。

 

记者:我们知道您在我院最早从事刑事工作,那时候的刑事审判工作是如何开展的?

李世杰:那时候法院的人员文化水平低,好多年轻人都是初中、高小乃至初小毕业的,市法院将大家集中起来上大课,讲授法律知识。刑事的是由市法院的老庭长给我们讲,那时候没有刑法,都是以党中央或政务院通过的各种行政条例作为刑事审判的依据。人手一本《司法手册》,大家拿它作为法律依据,那时候法律当然没那么健全,很多情况下无条可依,我们就按照老法官的办案经验去审案。我们也会去搜寻些当事人所在单位的内部规定,作为审判的参考,这都是当时办案的真实情况。办案子都是个人独立办案,各自办各自的,没有审判员和书记员之分。那时候刑事审判主要是围绕着政治运动而展开,比如镇压反革命等等。

 

记者:自1957年开始,各项政治运动接连不断,对法院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冲击,请您简要谈谈当时我院的情况吧。

李世杰:1957年反右运动开始后,刘英东和崔亚男被打成了右派。刘英东去向不知,崔亚男恢复身份之后又回到了法院。当时还把一批当时认为政治上比较落后的同志,下放到郊区县去从事生产工作。四清运动开始之后,我被安排到南郊去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自1963年开始,到文革爆发前“四清运动”结束,前后持续了三年,就一直在农村搞运动,对这个时期院里的情况不是很了解,你们说的闫永年院长我始终回忆不起来有这样的人。文革爆发后,我们被赶回城里,之前还准备过要去内蒙古开展“四清运动”,准备长期扎根农村,后来由于形势发生变化,都又回到各自的原单位。1967年,全国的公检法普遍开始被军管,我院的刑事庭人员与公安、检察院的合在一起。原公安刑侦的是一组,检察院的是二组,法院的是三组。民事部分的人没动,还在北马路的地方办公,院牌也没被摘。正如你说的那样,可能是当时天津的运动形势没那么激烈,咱们这未出现那种有些地方出现的砸烂公检法状况。

 

记者:您在红桥法院工作四十三年,先后从事过刑事、民事以及行政等工作,几乎将当时的法院各项工作都干过一遍。您干工作普遍反映认真负责,是我们年轻一代的学习楷模。

李世杰:(笑)哪里哪里,我只是在具体的工作岗位上,努力把该干的工作干好。八十年代后,我又从事民事审判工作,在民庭张梦周庭长的带领之下工作,退休后他还每半个月定期召集我们这些离、退休老同志开展学习活动。后来又在人事科从事纪检员工作,一直到退休。

 

记者:李老,请您给咱院年轻的同志们提些期望和寄语吧。

李世杰:法院是政权部门,和别的机关不一样,进了法院的大门,就不能以金钱来作为衡量事业成功的标准。我体会到我这一辈子,最大的荣耀就是能够把具体的工作给干好,打击了各种犯罪行为,保护了百姓的合法权益。一定要按法律办事,牢记“公正”和“廉洁”这几个字。你们是红桥法院的现在和未来,回到院里,看到我们的年轻人一个比一个精神、有知识,我和其它老同志谈起来的时候无不感到十分的欣喜。

 

李世杰:最后我还想说几句。院里对我们这些老同志照顾有加,继萍院长每逢节假日都亲自来慰问,还经常邀请我们参加院里的各种活动,很感谢院里领导及同志们给予我们的关照。刚又听你们说咱们法院又被市高院推选参评全国优秀法院,这都是继萍院长领导有方,同志们干劲十足才取得如此辉煌的成绩,我感到无比的激动。也感谢同志们今天不辞辛劳前来采访,大家辛苦了。

记者:感谢李老,您能接受我们的采访,老同志们关心支持法院发展,使我们感受到了强大的精神正能量,欢迎您到时候能回院里参加院庆活动。

责任编辑:毛毛